21专访|至讯创新总经理龚翊: 存储市场“卷”价值才能长久

  • 2025-09-07 07:18:52
  • 579
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无锡报道
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增长,AI大模型训练、数据中心、智能终端等领域对高性能、高带宽存储芯片的需求呈指数级攀升,存储行业有望站上新一轮成长周期。

9月4日,至讯创新科技(无锡)有限公司总经理龚翊在2025集成电路(无锡)创新发展大会期间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专访,以下是采访实录。

《21世纪》:至讯创新为何选择由2DNAND切入市场?在存储市场还有哪些差异化布局?

龚翊:至讯创新有我和汤强两位创始人。我们在从美光到长存的职业生涯里,对存储市场一直比较关注:美光的产品线比较全,最早我们就做过两维闪存。我们观察到,在三维闪存市场需求高速发展的同时,同样的客户其实在二维闪存中低容量部分的需求也在高速成长。

在二维闪存这个领域,我们的友商其实比较早已经国产化。但在我们创业时,制程、技术相对国际大厂还是没有那么先进。我们也关注到,彼时国内的代工厂体系中,华虹、中芯已经在进行两维闪存的国产研发。所以我们看到,客户的需求非常旺盛,而且容量点方面国内覆盖得相对比较少、制程比较落后,我们就想通过我们的创新能够带来两维闪存更新的制程、更高的性能、差异化的产品布局。

从2021年创业到现在,我们在两维闪存的SLC容量点部分,已经全面覆盖了从256M到8G的容量点。同时,我们看到,在两维闪存的高密度部分MLC,国际大厂已经基本上全部退出了,所以我们也在布局MLC这个产品线。

虽然国内两维闪存的技术实力相对国际大厂落后,但我们的两维闪存产品尤其是19纳米制程,已经完全可以达到国际最先进的工艺节点。

除了常规产品,我们也在做通用产品。比如围绕AI算力,我们正在研发存算一体和高带宽的两维存储产品。因为随着AI应用的发展,除了在云端的大模型训练,其实在应用层面、端侧,两维闪存如果能够配合算力的发展,能够让更多的应用落地,在成本和功耗方面能够做到更优。

《21世纪》:您如何看待存储芯片领域的“内卷”、价格战现象?

龚翊:存储产品有一个特色,是标准化比较强。在“内卷”的情况下,如果没有创新,产品会有同质化的问题。各个厂做的产品差不多,所以很多人就开始去“卷”价格。

随着存储容量、密度的不断增加,不光在三维领域,两维也有这样一个问题:客户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性能、更低的成本。如果只是“卷”价格,而没有在制程、技术或者产品差异性方面的突破,企业的利润会受到影响。

存储相对于其他半导体,其迭代速度更快。三维闪存每年都会有一些层数的升级,二维闪存的制程发展已经相对稳定,大家也在不断推出更新的制程技术。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产品利润率,光去“卷”价格,企业没有后续研发投入的基础,长期发展会很不利。

我们企业注重差异化、长期研发投入,所以我们希望提供给客户的并不只是价格方面的优势,而是价值方面的优势。同样的产品,可能我们不是最便宜的,但是我们能做到系统层面的性价比最优。

我们希望,内卷不是在价格层面,而是在技术突破方面的内卷。只有这样,国内企业不光在本土市场,甚至在国际市场上也能有更好的竞争优势。

21财经:对于无锡集成电路设计业向高端方向发展,您有怎样的建议?

龚翊:我们当初选择落户无锡,也是看到无锡非常好的集成电路工业基础。无锡在晶圆制造方面,有华润微、华虹等大厂;在封测方面,也有长电这样在技术、产能各方面都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企业。

无锡这两年在半导体制造以外,对于设计公司非常重视。在各个细分领域,无锡都有非常优秀的设计企业,希望能够借助无锡的半导体制造优势,给全产业链从设计到制造的协同,给我们产品带来从成本到性能的优势。

另外,无锡这两年也在推动各个产业的集群,包括物联网、新能源、智能汽车等等。这些领域都会用到两维闪存,我们也非常希望和下游的应用企业联合,能够把我们的产品创新应用到这些细分领域之中,我们后面也会推动和无锡本土应用企业的联合实验室。

我相信,无锡产业基础非常好。如果能够把全产业链的协同带动起来,那在无锡不光是产业的聚集,下一步也会有人才的吸引和聚集。